
胡维勤教授讲:脑供血不足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,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同时存在,主要是由于这些疾病在进展过程中,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与脑部血液需求之间不平衡,引起头痛、头晕、易疲乏、记忆力下降、睡眠障碍等脑功能受损症状。
大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,支配着人体的感觉、运动、意识等,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,脑血管疾病越来越高发,
而且,越来越年轻化,其中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,大多数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都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,
其中的原因,包括随着年龄的增长,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,血管出现狭窄,血流变慢,严重情况下,斑块脱落,造成远端血管的堵塞,还会引起急性脑梗塞。
其次,血流动力学的障碍,当血压突然的降低,或者由于心脏的原因,导致心跳不规律,心脏的有效泵血不能满足大脑血液供应,使大脑血液供应减少,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。
另外,还有一些原因,包括血液粘稠度增加,血液成分的改变,也会发生脑供血不足,比如,夏季大量出汗,没有及时补充水分,或者服用一些增加血液粘稠度的药物,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出现。
虽然,脑供血不足有很多的原因和表现,也并不是每一个脑供血不足的患者,都会发展成脑卒中,但我们也要及时的发现,干预和治疗,更好的控制疾病的进展。
出现以下3个表现,可能提示脑供血不足:
1、突然发生的头晕,特别是突然感到视物摇晃,步态不稳。
2、突然发作的肢体麻木,尤其是一侧肢体,或者一侧面部出现麻木,也可以伴有无力感。
3、突然发作的吐字不清
预防脑梗塞或痴呆的发生,做好以下4件事:
1、饮食要合理
有研究发现,每天增加一份水果和蔬菜,可以使脑卒中的风险性降低6%,
所以,饮食一定要多样化,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,各种营养素摄入趋于合理,
同时,要限制盐的摄入量,
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,要戒烟戒酒,不要熬夜,减少生活压力。
2、增加体育锻炼
建议成年人,每周至少进行3~5次的体育锻炼活动,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,以有氧运动为主,
比如,快走,慢跑,骑车,游泳,打球,爬山,打太极拳,广场舞等。
3、控制好代谢性疾病
腹型肥胖,血脂异常,血压升高,胰岛素抵抗等,都属于代谢性综合症,一旦一项指标异常,就会相互作用,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,从而使体内代谢失常,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
4、控制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
高酮型半胱氨酸血症,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相关性,
所以,要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,平时以饮食调节为主,
多补充蔬菜和水果,适当的补充瘦肉,使体内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的摄入,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药物治疗。
总而言之,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,要尽早的进行干预,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饮食合理,控制各项危险因素,使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,达到合理的范围,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,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