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秋冬养阴四法
文章摘自胡维勤教授《大国医谈健康》
古人养生讲究顺应天时,秋冬养阴,尤其对于阴虚火旺的人,盗汗、手足心热、面色潮红、咽干口渴的,更要抓住天时,中医补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。
1.作息有律
民间素有“昼养阳,夜养阴”的说法,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。入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“早睡早起”的状态。早起吸收自然界晨露滋养之湿(在空气质量适宜时)利于人体适应入秋后的“燥气”;早睡则可滋养人体阴精,对补阴有莫大的益处。
2.穴位保健
中医外治法调理补阴的方法很多,大家所熟知的睡前泡脚和按摩脚底(重点按摩涌泉穴)都属于此类。这里介绍一套睡前穴位保健操。
第一步叩头梳头,双手十指分开,用指腹轻轻敲打头皮2~3分钟,然后以指代梳,从前向后梳头1~2分钟。
第二步,按揉安眠穴1~2分钟(安眠穴是经外奇穴,位于耳后凹陷处和枕骨下凹陷处的连线中点)。
第三步,搓揉耳廓1~2分钟(耳朵上有很多穴位,按揉到有疼痛的地方可以多按几下)。
第四步,按揉手腕(内关、神门穴)和手心劳宫穴1~2分钟。
第五步,按揉下肢三阴交、照海、涌泉等穴,每穴1~2分钟。
第六步,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摩腹3~5分钟。
第七步,平卧放松,深长呼吸,自然人睡。
3.柔和运动
打太极、练瑜伽、饭后慢走等轻缓柔和的运动都非常有助于放松身心,调和阴阳。慢走时注意三步一呼、三步一吸,慢慢减缓呼吸频率,同时每一步意守足底涌泉。
4.养阴食疗
初秋时节暑未全消,饮食上除了滋阴润燥,还应兼顾清热。
推荐食疗 银耳莲子百合糖水
用料:银耳50克莲子、百合各25克,枸杞10克,陈皮一小片,冰糖适量。
做法:
1.银耳用水浸泡约10分钟,洗净;
2.莲子、百合热水浸泡约半小时,洗净;
3.将银耳、莲子、百合、陈皮一起下锅,武火隔水炖约半小时
改小火慢炖3~4小时;
4.加入枸杞、冰糖,10分钟后保温即可。功用:滋阴润肺,生津止咳,清心除烦。
适宜人群:气阴两虚,且阴虚较重,久咳、干咳,咽喉干痒不爽者尤其适宜。脾虚者可加半片生姜一同炖服,减少慢炖的时间,以制凉润之性。